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一次有益的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专业教学—专访天

来源:教学与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庚子岁末,由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山水专业教师李旭飞策划并组织开设的“首届工笔重彩青绿山水精研班”已圆满结课。 该精研班依托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是天津美院第一

庚子岁末,由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山水专业教师李旭飞策划并组织开设的“首届工笔重彩青绿山水精研班”已圆满结课。

该精研班依托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是天津美院第一个以研习传统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为主要课题的专业进修班。该班学制为期半年,在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使得学员们能较快的掌握传统工笔重彩青绿山水技法。与此同时,授课期间,该精研班还通过名师讲座、下乡写生、参观展览等多形式的学术活动,让学员们既领悟了传统工笔重彩青绿山水技法的精髓,又能得到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滋养,受到了学员们的充分肯定,也为天津美院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针对该班的教学成果,天津美术网专访了天津美院李旭飞老师。

天津美术网:李老师,您好。首先请您谈一下为什么要创办一个如此专业的培训班?

李旭飞:首先,因为工笔重彩青绿山水是山水艺术之“源”。作为山水专业的重要画科,其始于东晋、盛兴于唐宋。然而,由于工笔重彩本身技法相对于水墨而言,更为精细且设色丰富,技法多样,因此自明中期开始便逐渐“曲高和寡”,直至近现代方才再次得以振兴。目前,工笔重彩青绿山水这一门类,画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理解并掌握其技法精妙之所在的,却仍是少数。其次,针对目前社会上国画教学普遍过于分散、学而不精的现状,教授与学习均没有形成系统,导致学生在学习一、两年之后,却获益甚微。第三,由于我以研习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为主要课题,所以,我开办此班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帮助学生追本溯源、深入经典,进而取法乎上,弘扬工笔重彩青绿山水艺术。同时,也希望借助此次的教学尝试与体验,能将我多年来研习该专业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们。

李旭飞老师授课

天津美术网:您是如何策划、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的?

李旭飞:此次举办的“工笔重彩青绿山水精研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首先,我尝试将学院式教学与专业导师教学相结合,在喻建十教授的指导下,由天津美院中国画专业名师组成教师团队,按照教学计划,名师团队授课贯穿整个教学期间。其次,在课程安排上,重点围绕以研习传统工笔重彩青绿山水典作品为主线,兼习小青绿和浅绛山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六个月的集中学习,配合重点经典作品的临摹,使学生逐步掌握了传统工笔青绿山水的整套技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写生,将传统技法与自然山水相印证。第三,将书法与画理、画论的学习相融合,并贯穿整个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笔墨功力和综合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广采众长,平均每两周邀请一位中国书画名家为学生们举办主题讲座,让学生即领略名师风采,又可通过与名师的近距离“接触”,从名师们的身上感悟到中国画深厚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底蕴。在这里,我要感谢贾广健院长和郭振山副院长以及其他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感谢我院霍春阳教授、喻建十教授、刘文生教授、陈福春教授、赵栗晖教授、周午生教授、路洪明教授、吕铁元教授、魏云飞教授、王润等老师的认真授课;感谢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张建会先生、天津美协副主席李毅峰先生、天津美协秘书长张福友先生、天津美术出版社杨惠东社长、天津画院副院长陈治教授、天津书协秘书长杨健君先生的精彩讲座;一并感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吕铁元副主任、阎维远、徐展、白光、杨可、匡丽萍、张婷及继续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六个月的课程,转瞬即逝,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仍历历在目,也感谢他们对我此次教学计划和教学成果的肯定,“艺无止境”,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努力,继续深入研习。

天津美术网:李老师,您对下一步教学工作还有哪些计划呢?

李旭飞:在此,再次感谢同学们的信任与包容。经由本次精研班的教学实践,我将总结教学经验,继续为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天津美院中国画教学体系而尽我的努力,展望第二届山水精研与创作高研班的教学,我定会在这一届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网址: http://www.jxyglzzs.cn/zonghexinwen/2021/0210/1031.html



上一篇:读书郎教育科技获华南师范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授
下一篇:黔江:探索党建创新工作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与管理投稿 | 教学与管理编辑部| 教学与管理版面费 | 教学与管理论文发表 | 教学与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学与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